【党课讲稿】论统战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

【党课讲稿】论统战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
    摘要: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文化自信是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统战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进程、核心内涵、现实基础和组织形式等维度,对培育和涵养文化自信带来正向效应,具有独特价值与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统战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从文化自信的历史演进、价值导引、时代基础和特有优势等方面看,统战文化客观“在场”并强化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重要的信念来源和底气。就此而言,探究统战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特有价值和重要作用就有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丰富的实践价值。
    一、文化、统战文化与文化自信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人类有了文化的规定和滋养才能根本区别于动物而具有了历史超越性的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中国学者张岱年认为:“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2]古往今来,人们试图定义文化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本身和客观世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宽泛,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一百多种之多。例如,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3];美国学者巴格比则认为,“文化就是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但是剔除那些在起始时已明显地属于遗传的行为规则”[4];著名学者亨廷顿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5];中国学者胡适和梁漱溟则对文化有着基本一致的判断,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凝结成的稳定的精神财富总和,内在规定着人类的生存活动。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的第二自然或活法。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分裂的力量在于,由于文化总是一个国家、民族、群体等具体范围深层的机理性的行为方式,各种文化之间根深蒂固的差异性区隔开受各种文化影响与制约的人群。统一的力量在于,文化整合力能将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超稳定地凝聚在一个行为规范系统中,并且由于文化共性和内在的自由性,不同的文化系统也就有了互联互通互鉴互融的可能性。
    无论从分裂力量的角度还是从统一力量的角度看,统战文化都内蕴文化的本质要义,既有文化的普遍含义又有统一战线的独特逻辑。统战文化是中国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在表征统一战线对象化活动的存在方式,也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意义体系。从狭义上说,统战文化是关于统一战线的心理积淀、价值规范、精神自觉和观念体系。从广义上说,统战文化不仅包含统一战线内部的理念系统,还是统一战线五大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政党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意义集合体。统战文化有文化的共性,但更多体现的是其特性,具有理论性与政策性相统一、开放性与自在性相统一、广泛性与群体性相统一、价值性与功能性相统一、包容性与独有性相统一等特征。从其功能价值的角度来看,统战文化主要是一种以和合为要旨的认同文化,作用在于促进心灵契合、情感交融、国魂陶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集中表现为政治引导,其目的在于使个体的价值观念紧紧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人民福祉结合在一起,基点在于厚植爱国主义精神。正如A总书记指出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6]。从其本质意义上说,这是统战文化建设的价值归宿和根本任务。
    当然,强调统战文化的整合价值和引导功能,并不意味着要无差别地抹消其他各种类型文化以达成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唯我独尊”,而是在有原则底线基础上的尊重彼此和求同存异,用各类型文化丰富和拓展主流文化的内在蕴涵,从而体现出文化的创新性与超越性。这才是统战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并传承发展下来的命脉所在。
    既然文化是人的后天的行为规范体系和传承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历史凝结成的人的生存样式,那么文化自信就是对历史凝结成的规范和价值体系嵌合现实的生存样式的信心,也是对自身生存方式的充分肯定和坚定的信念,更是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相较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显性”自信,文化自信的“隐性”特征更具历史厚度、心理深度、内涵广度和存续久度。文化自信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表述,作为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现实景观,具有明理慎思的理性、豁达开朗的心态、浩然之气的情感和积极创新的境界,经年累月滋养中华民族,在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和碰撞中,为中华民族铸就傲然于世界文明之林的精神家园。
    基于以上分析,统战文化在厚植新时代文化自信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功能和无可取代的作用。统战文化有利于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有利于找到中国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有利于画出文化自信的最大同心圆。统战文化是体现文化自信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统战文化是延展文化自信协调关系、化异为同,认同中国特有文化价值的有效形式;统战文化是实现文化自信坚守追求、保持独立,挺起民族脊梁的强大力量。
    二、文化自信养成要求统战文化的出场
    文化自信的养成有赖于明晰中国文化的生成历史。中国文化历史主要涵盖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和新时代文化。国外学者常称中国为“儒教国家”,这从侧面说明了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伦理为纲,家国同构。儒家思想的伦理又可称为“礼”与“仁”,礼是从衣食住行的规则到日常生活、家庭社会乃至民族国家的秩序,而仁则是礼的价值根源,是遵守礼的心理和文化基础。从家族仪式的礼到社会行为规范的仁,扩展到国家制度性的礼法,这正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要义,就是从家庭出发,以礼为纲,扩展到整个社会等级之间的秩序建构,以仁治国,在仪式中贡献对神灵的尊敬,求得国家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从而完成从家庭到社会最终落脚到国家的家国一体。1840年以来,面对外来冲击,中国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剧烈变革同步,也得以重新阐释,有的已经与古代文化形成“断裂层”,有的还与古代文化“藕断丝连”,有的则被船坚炮利强行输入的西方文明所笼罩,有的则是国人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引导下与现代世界文明对接、融合和共通,形成中国特有之文化形式。近代政治变革和救亡图存的运动促成了文化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现代意义上的各类学科以及新的社会风俗习惯等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气候,嬗变成当下之文化形式的雏形。
    旧中国常常在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两极文化心态中徘徊。一方面,矮化本国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愚昧落后,乃是前现代性腐朽没落之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拒斥西方文化,认为国家混乱、社会秩序破坏、人民道德缺失,皆是因为西方文明入侵。从文化的发生学角度说,完备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是文化内部结构丰富复杂的表现,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文化自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这意味着中国文化由自发自在状态的文化形式转向具有创造力和主体性的自由自觉的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作为近现代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形成与发展,对养成文化自信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统战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统战文化工作者整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文物珍品、文化遗址;修复破损的图书馆、博物馆、学校等文化设施;遵循“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整编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对传统医学和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整理,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传统基石。其次,统战文化广泛吸收了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处于对外开放活跃时期,就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期,反之,文化发展则呈现出迟缓或停滞的状态。由此可知,文化自信的提出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国力自信的必然结果,代表中国已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有博大宽广的胸怀,敞开对外开放的大门,营造通畅的对外开放渠道。统战文化主体打破“官方交往”的局限,从更高层次、更广区域、更深领域发展与国外的交流,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借鉴吸收对中国文化有益的文化成分,丰富文化蕴含,活跃中国文化的科学技术、文艺舞台、文学创作和体育事业。最后,统战文化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进程。统战文化工作者通过完善和扩大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科学文化团体,在严格区分意识形态问题和学术观点的前提下,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文学艺术流派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还参与党和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创造更加民主的学术交流环境,推动文化自信的具体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些具体的举措充分体现了统战文化在养成文化自信中的现实意义和特殊价值。
    三、统战文化的本质凸显文化自信的精神实质与价值取向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文化是我们身外的东西——它存在于个体之外,而又对个人施加着强大的强制力量。我们并不老是感到文化强制的力量,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总是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保持着一致。然而,当我们真的试图反抗文化强制时,它的力量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了。”[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获得自尊心和自主性的重要标志,直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站在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影响世界发展潮流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种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内蕴着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丰富深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捕捉到的国家、社会和公民相互关系的文化意识,贯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三者关系的独特的解释原则和概念框架,熔铸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以观照国家、社会和公民互动关系的价值理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因此,文化自信表征了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气度、兼容并包的实践品格与和而不同的独立精神的时代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导向对社会成员的价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8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