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三中全会宣讲稿:深入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改革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系统三中全会宣讲稿:深入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改革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同志们:
    党的XX大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着眼于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从教育、人才、创新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今天的宣讲,重点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改革的新动向,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希望对推进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有所帮助。
    一、激发教育内在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正是发挥这一支撑作用的重要举措。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愿景,就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
    (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要深刻把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强教必先强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一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广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完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高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的根本之策。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要有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层次人才作支撑。三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经过坚持不懈的接续奋斗,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量”的问题总体解决,“质”的问题变得突出。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上好学”、接受更好教育和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期盼更加强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深刻调整。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以更加健全的体制机制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引领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战略主动。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三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背后较量的是谁的制度更优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破解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决定》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逻辑,通过改革激发广大人才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就业调查统计体系,定期调查和发布职业人才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才供需匹配,充分发挥人才潜力。丰富多元人才评价方式,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举荐制、认定制、评审制、以赛代评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改革,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化职务成果权属改革,推动科研人员依法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转化收益权,推进成果转化激励和尽职免责机制改革。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提高横向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健全长期稳定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保障机制,保证科研人员有足够时间用于科研。改革青年科技人才的使用机制,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引导科技人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服务于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按照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的目标,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
    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坚持德育优先既是我们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将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教育管理的各环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旨在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完成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大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中国式现代化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首先应该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的优秀人才。
    第一,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方向所在、力量所在、优势所在。要健全高位推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党管人才的组织体系,优化机构建设和力量配置,加强宏观把控、政策支撑、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确保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破得深、立得稳。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耦合性强,要打造权责明晰、多级联动、横纵打通的人才全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构建各职能部门和各用人主体整体联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等制度,加大人才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切实将党管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改进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鼓励科技人才参与创新实践、投身科技研发,更好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全方位激活“人才引擎”的澎湃动力。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激发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推动“政产学研用”各环节紧密衔接,提升科技创新产出效能。
第二,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没有用人主体的积极性,就没有人才的积极性。人才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以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以管理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换来人才的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科研扶持、创新激励、实干表彰,是对优秀人才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的重视,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也不能忽视。列清单、拼服务、比细节,全国各地聚焦“关键小事”诚意颇多、创意不少,对人才的衣食住行服务正融入城市人才生态建设。比人才服务清单更打动人心的,在政策兑现流程上简化、在服务细节上优化。城市和人才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8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