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汇编(8篇)

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汇编(8篇)
目录

1.拨动“改革”音符 奏响“为民”强音 2
2.乘风破浪 推动“深改号”巨轮行稳致远 6
3.持“精进不休”之志 长留“清风正气”之魂 9
4.读懂“全会精神” 解锁“三农”关键词 12
5.读懂“全会精神”背后的“组织担当” 16
6.全面深化改革当以“涓滴小流”积“扬波伟力” 19
7.全面深化改革需“必争”“敢争”“善争” 22
8.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领题”“破题”“解题” 25

拨动“改革”音符 奏响“为民”强音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擘画改革宏伟蓝图,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天,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任重道远又信心满怀、干劲十足。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争取人民满意,继往开来、砥砺奋斗,用实际行动继续谱写浓墨重彩的改革篇章。
    站稳人民立场,秉持“一心为民,矢志不渝”的信念,与人民同频共振,找准改革旋律和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代表并着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历史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从容不迫、迎难而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砥砺“黎元为先”的民本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这个根本政治立场,坚定不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利益诉求为改革发展明确方向,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而矢志奋斗。
    厚植人民情怀,永葆“鱼水情深,双向奔赴”的赤诚,同民心相通共鸣,积聚改革动力和智慧。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的深情宣言,还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抑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涉及到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住房、就业等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路上的奋进足迹映照着共产党人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彰显着人民至上的赤诚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同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情牵“万家灯火”,牢固树立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勇挑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时代重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人民的“小事”当成自己的“要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
    争取人民满意,恪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向民心关切发力,擦亮改革成色和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新赶考路上,只要我们坚定地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源源不断获得改革攻坚的勇气和爬坡过坎的动力。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急、呼声心声列入“改革清单”“履职清单”,真正做到在为民纾困解难中挑大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在推动惠民利民中唱主角,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兵”和“贴心人”;要时刻牢记干事创业是“为了谁、依靠谁”,自觉摈弃“躲事儿”思想、树立“扛事儿”担当,争做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不做等闲视之的“躺平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乘风破浪 推动“深改号”巨轮行稳致远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深入领会全会精神,把稳领航之舵、高扬创新之帆、力挥为民之楫,乘风破浪,推动“深改号”巨轮行稳致远,不断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改革新篇。
    把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领航之舵,砥砺“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忠诚担当。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党领导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幅气势恢宏的改革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开放赞歌,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将党的领导贯彻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跑出“加速度”。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与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因地制宜、强化整体推进、上下联动贯通,确保各项改革工作要求不偏向、不变形、不走样。
    高扬“勇于破难开拓进取”的创新之帆,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过硬本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之所以充满生机与活力,根本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勤于探索、善于创新、勇于破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了前人未曾走过的新路,做了前人未曾做过的新事,一往无前、激流勇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很多困难挑战绕不开、逃不过,只有用好“关键一招”,积极创新、开拓进取,才能“拨开迷雾见月明”。要始终与时俱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摒弃“经验主义”,创新方式方法,敢于打破“天花板”,积极打造工作亮点,努力“另辟蹊径”,勇闯“无人区”,主动“摸着石头过河”,用一个个“小创新”推动实现改革“大突破”。
    力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为民之楫,厚植“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翻开厚重的历史图册,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的成效如何、成色怎样,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实惠”。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不畏艰险、一路向前,越过“娄山关”“腊子口”,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将人民群众的“所忧所盼”变成我们的“所想所干”。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这一面,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凝聚群众智慧,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要不断破除民生领域问题的体制机制弊端,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拿一件件“为民小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持“精进不休”之志 长留“清风正气”之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是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当持“精进不休”之志,莫让党纪学习教育“停留于此”,主动向下沉淀、向深处走、向实处落,真正让许党报国的信念长留“内心深处”、让严于律己的要求长留“人生正途”、让担当为民的誓言长留“赶考之路”,长留“清风正气”之魂以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打好党纪学习教育“收官之战”。
    理论学习莫“停留于此”,修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终身课,让许党报国的信念长留“内心深处”。“一念之差,成败命数;一念之坚,天地难移。”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以自身之魄力、人生之经历告诉大家,凭借坚定信念就能行稳致远、就能朝着正确航向迈向更广阔的天地。然而修炼坚定信念,既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也要推动党规党纪入心入脑,在不断鞭策、砥砺自我中塑造忠贞风骨。广大党员干部当做到理论学习莫“停留于此”,用心修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终身课,既要逐字逐句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必学内容,也要讲究一个“持之以恒、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学习方法,在厚积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视野、格局的“进阶”,真正让许党报国的信念长留“内心深处”。
    自我革命莫“停留于此”,锻造“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筋骨,让严于律己的要求长留“人生正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奋进的路上,既需要勇于闯关的魄力、更要有自省自警的精神,只有不乱阵脚、不改初衷、不变本色,方能怀揣着初心和斗志一路乘风破浪。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往往容易在“温水煮青蛙”的陷阱中失去定力,说到底还是自我革命精神不够深刻、严于律己要求不够严格。广大党员干部当推动自我革命莫“停留于此”,一方面要给思想“上好锁”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实堤坝,在不断补充精神之钙、常思贪欲之害中抵御诱惑侵蚀,另一方面也要对标榜样人物、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正身修己中锻造“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筋骨,让严于律己的要求长留“人生深处”。
    奋斗拼搏莫“停留于此”,抱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气神,让担当为民的誓言长留“赶考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形势下,还是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恳切的现实情况中,抑或是事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发展期,这些都对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实干作为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所谓“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广大党员干部当牢记奋斗拼搏莫“停留于此”,切莫有“歇歇脚、喘喘气”的懈怠和念头,更不要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只有清醒地认知到我们前面的坎还有多少、需要攀的峰还有多高、追逐梦想的远方还有多远,方能提振志气和豪情,永远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气神,勇于攻坚克难、勇于闯关夺隘,真正让担当为民的誓言长留“赶考深处”。
    

读懂“全会精神” 解锁“三农”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养老”等“三农”关键词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明确“三农”工作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身为基层青年干部,务必要灵活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三农”作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聚焦科技兴农、产业富农、走访助农,共同探索创新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
    聚焦“科技兴农”,以“人才技术”为抓手,做“三农”工作的“探索者”。“农业现代化,科技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近日,河南小麦迎来收割季,全网喊河南人回家收麦子的视频冲上了热搜,“北斗精准定位”“智慧农机”“无人收割机”等“科技范儿”名词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据介绍,机械收割是镰刀效率的100倍,且每亩收割率能够高达99.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未雨绸缪,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要想顺利通过“粮食安全关”,就必须以科技为手段,实施科技下乡,为防涝抗旱、抑制病虫害等提供坚强保障,确保农作物稳产增收。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一批批“爱基层、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人才深入基层。作为基层青年干部,应加强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学习,熟悉农业发展规律,争做懂农业、会技术的“田博士”“土专家”,让科技更好惠及农业发展,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益和附加值。
    聚焦“产业富农”,以“扩宽渠道”为抓手,做“三农”工作的“传播者”。“产业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从一朵小小的木耳,到一碗柳州螺蛳粉,再到一盘特色的沙县小吃,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很关注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等品牌产业,把“小特产”“土特产” 培育成了富农增收的“大产业”,因为特色产业吸引旅游资源的典型案例也不在少数。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在特色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入股分红,还能就近务工,他们的增收致富渠道得到了有效扩宽。基层干部身在基层,最能清楚了解到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优势,要在高效结合本地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用活用好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实现以“龙头企业”“龙头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发展新画卷。
    聚焦“走访助农”,以“联系群众”为抓手,做“三农”工作的“守望者”。“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上,无数前辈践行着“人民勤务员”的为民初心。点赞“快递小哥”、和林场职工一起种树、在十八洞村和群众交谈……习近平总书记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故事同样数不胜数。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农民非常关键,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力量,是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必修的课题。基层青年干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担当实干精神,通过“板凳会”“田间地头会”等方式全覆盖走访入户,全面听取收集农民群众诉求及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收入,在持续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中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质”。
    

读懂“全会精神”背后的“组织担当”

    近日,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面向组织系统宣讲全会精神时强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写下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广大组工干部要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以强烈组织担当坚决扛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使命。
    读懂政治铸魂这一“担当之本”,以理论武装筑牢“忠实根基”。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广大组工干部要围绕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主线,普遍建立生成性学习、实战化培训机制,完善政治铸魂体系和闭环落实机制,深入开展政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精心办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修班,突出抓好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全体党员分级分类轮训和各类人才广泛研学,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读懂基层组织这一“担当之基”,以强基固本凝聚“先锋力量”。全会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让党的组织体系更加贯通有力,让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广大组工干部要聚焦“两个作用”发挥,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全面实施各级党组织后备力量培训储备,深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基本阵地作用,探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8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