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穿越丝路: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读后感(全文2531字)

专题《穿越丝路: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读后感
    一个人被历史铭记,一定是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一条路被历史铭记,一定是它被无数不平凡的人走过。
    不同于学术专著的晦涩难读,亦有异于卡尔维诺笔下的如梦似幻,李伟主编的《穿越丝路: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以饱满的哲思为骨,以详实的史料为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血,鲜活地重现了丝路的前世今生。作者下笔如暮色钟声,又兼流风回雪,绵亘千古的长河落日、黄沙走石、北风哀嚎、马奔驼鸣、兴衰荣辱、离愁别绪、纵酒高歌——千种风情、万般桑田尽是跃人眼前。
    而其中最熠熠生辉的,是从古至今无数丝路人的上下求索。
    虽千万人吾往矣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有风萧萧兮慷慨赴死的英雄,有一统天下推进千年文明的英雄,有叩问苍生心忧万民的英雄,有宁灭十族不改气节的英雄,有强敌外侮毁家纾难的英雄……他们以血以魄留给史页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时过境迁,仍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万世芳名。但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英雄。他们的行为初看并非惊天地泣鬼神,细品之下却觉得远非常人可及。
    丝路开拓者就是后者。
    汉武帝因内政外交,尤其是抗击匈奴的需要决定遣使去西域各国合纵连横,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一决定会促成一条名垂千古的丝绸之路。当时的人们对沿线的认知还停留在神话传说阶段,未知带来的恐惧感甚至压过了鬼怪食人传说带来的恐慌,更是谣传的神仙幽会之地那一抹旖旎色彩压制不住的。所以,这一决定无异于直接流放赐死,流放之地是比烟瘴之地还要恐怖千百倍的地方。
    此一去必定死生未卜,众人心知肚明。
    时年四十九岁,知天命的年纪本应留在京城享受生活的张骞却站了出来——
    好,我去。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自然环境的恶劣,风雨兼程的艰辛,都没有打乱他西行的脚步,不幸的是他和随从在河西走廊一带被匈奴俘虏软禁。
    这一俘,便是十一年。人生有多少个十一年何况还是与家人断绝音信,被迫生活在异族他乡,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十一年。然而他依然未忘使命,成功出逃后并没有折返回朝,而是继续前行。六十岁的老人,只带着一个随从,因仓皇出逃缺水少粮的情况下,越过了沙漠戈壁,翻过了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依次游历了大宛国、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两年后才得以返回长安。
    故土一别十三载,个中详情共与何人说。出发时两三百人的队伍,回来的唯有他和随从两人。而京都的儒生与他出走之前一样,春日打马,冬日饮雪,用整个夏秋赌书泼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他做过茹毛饮血的野人,士大夫之身的阶下囚,举头明月低头荒滩的思乡者,但也唯有他见识过天地之大,世界之悠悠,六合环宇的沧海桑田。生命已近暮年,却以耄耋之躯推进了文明进程。
    七年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行程依然艰苦却比较顺利。后汉朝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根据张骞两次西行采集的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信息,开通了丝绸之路。
    虽不吝惜笔墨却无法表达对这位丝路开拓者感慨之情之万一。芸芸众生,前途迷障时,他身先士卒,虽千万人吾往矣,慷慨前行。
    历史大约感念其诚,大方地掀开新的一页,以翠墨待后人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鲁迅先生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