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排部署类讲话汇编43篇(全文275954字)

目录
1.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4
2.陈家添同志在中共肇庆高新区工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31
3.刘珍瑜在全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3
4.在全州“五好”园区暨产业链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53
5.龙晓华在全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7
6.彭延敏在全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4
7.秦国文在十二届市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83
8.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视频会上的讲话 101
9.在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5
10.唐德智在黔南州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全文) 153
11.咸辉同志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60
12.在2021年临夏州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河州工匠”表彰命名大会上的讲话 174
13.2021年援青干部人才培训班上的发言 181
14.在2022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85
15.在2022年全州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6
16.在2022年全州民政和残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17
17.在2022年全州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 227
18.在安康市2022年开放招商大会暨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会上的讲话 234
19.在宝鸡市陈仓区老科协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47
20.在大理州文化和旅游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52
21.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70
22.在淮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302
23.在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305
24.在南京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 320
25.在全区营商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23
26.在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337
27.在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41
28.在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54
29.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69
30.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89
31.在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394
32.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400
33.在全行“开门红”会议上动员讲话 413
34.在全州卫生健康暨医疗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18
35.在山西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430
36.在上虞区“奋战一星期、村社早清零”行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436
37.在十五届州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439
38.在魏桥创业集团2021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456
39.在文山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462
40.在文山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478
41.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94
42.在湘西苗疆边墙保护申遗暨全州非遗传承工作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 504
43.周亮同志在全州“五好”园区暨产业链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517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
    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总结2021年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财政工作。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按照党中央部署,我们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总结回顾党领导财政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展“党旗下的财政征程”主题活动,评选表彰“两优一先”,向老党员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筹办部史部风展馆,全力营造浓厚氛围。我们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党史观,贯通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引导财政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召开全国财政动员部署会,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全会精神宣传贯彻,迅速兴起学习热潮,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财政部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财政政策调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管理监督进一步加强;推进对外财经交流合作,国际合作拓展新空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减税降费效果明显,地方“三保”有力保障,债务风险逐步化解,财政管理成效提升,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财政答卷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决议》指出:“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全面学习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决定性意义”的深刻内涵,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中,我们每个财政人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实践者,都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恢宏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正是因为确立了***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坚决维护***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财政部门要坚定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牢记总书记的“赶考”告诫,在党领导财政的历史进程中坚定工作信心、坚守工作遵循、把握工作方法、续写工作新篇,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一)深刻认识财政事业重大成就,更加坚定工作信心。自苏维埃政权成立、红色财政建立以来,财政紧紧围绕、主动服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打赢了不少大仗硬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支持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闻令而动、听令即行,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制定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一揽子政策,创新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为恢复经济赢得主动,我国成为当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二是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以来,各级财政部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8年间,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近1.6万亿元,制定多方面帮扶举措,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资金和政策保障,推动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三是阶段性政策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大规模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算政治账、长远账,把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精准实施减税降费,形成“水多鱼多”良性循环。“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1万亿元,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解困难、更好发展,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四是紧紧依靠改革破难题增动力,推动财税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主要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陆续出台实施。增值税、个税等改革不断深化。预算和国库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国防、科技、教育、农业、经建、社保等领域支出制度进一步完善。协同推进金融、国资国企、政法等领域改革,会计资产、财会监督、财政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五是有效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财政始终保持稳健运行。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财政绝对安全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出台一系列监管制度,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在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的同时,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总的看,我国财政运行平稳健康,财政可持续性增强。
    (二)汲取财政改革发展宝贵经验,自觉坚守工作遵循。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过程中,在应对风险挑战实践中,财政部门始终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积累了重要经验,要联系六中全会明确的“十个坚持”,深刻体会、准确把握。
    一是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党绝对忠诚。我们遇到许多新的重大挑战,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关键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拔了不少钉子,稳住宏观大局。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维护党中央权威,一切行动听从***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和号令,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财政改革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财政部门为党工作,也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更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持续做大“蛋糕”,努力分好“蛋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是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国博弈、化解风险、促进共同富裕都要靠发展,新时代的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健全支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我们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财税改革“先行军”、“突破口”作用,服务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财税改革没有完成时,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难关要攻克。必须再接再厉,坚定改革信心,统筹方案制定和制度执行,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五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经济运行是个动态的过程。制定调整财政政策、推进深化财税改革,都会对发展全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站在全局谋一域,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同时,要加强统筹,防止顾此失彼,防止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以实际效果检验政策的成败优劣。
    (三)深化财政工作规律认识,准确把握工作方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财政部门服务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要上下联动,强化“一盘棋”思想,树立科学的理念,掌握正确的方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大为增强,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政府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二要优化结构、精准支出。财政收与支的矛盾永远存在。配置有限的财政资源,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清主次,明确缓急。要加强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准确把握每一阶段重点工作,动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对教育科技、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
    三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领导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铭记于心、付诸于行。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
    四要守住底线、安全持续。可持续是财政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在制定政策、安排支出、举借债务时,防止埋下后患。要坚决维护财政安全,决不能出现政府债务、“三保”等重大风险问题。同时,要着眼全局,强化对相关领域风险跟踪评估和应对,着力维护国家安全。
    五要加强管理、提升效能。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是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大、审计、社会非常关注的方面。要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绩效管理重点,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
    六要依法理财、严肃纪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是提高财政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要加快完善财政法律法规体系,尽快补齐制度短板。把抓好财政法律法规执行摆在突出位置,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不越位不缺位。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斗争,彻查清楚,严肃追责,提高震慑力,坚决维护财经秩序,决不能让财经纪律成为“稻草人”。
    (四)锚定新时代财政事业前进方向,奋力续写工作新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不负***总书记和党中央期望,各项工作都要取得新的进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财政保障能力要达到新水平。对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作出的重大部署、交办的重大任务,不折不扣保障到位、落实到位,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显著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政策供给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二是财政调控水平要得到新提升。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加强逆周期调节,完善跨周期设计,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与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更加顺畅,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更加健全。强化与市场主体的沟通,预期管理和市场行为引导更加有效。
    三是财税体制改革要迈出新步伐。深化和拓展已有改革成果。预算更好贯彻国家战略和体现政策导向,约束力、透明度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体制更加规范。税制结构不断优化。完善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持续强化。
    四是财政可持续发展要取得新进步。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安排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健全民生支出管理体系,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从源头上防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政府总体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隐性债务风险逐步化解。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财力进一步下沉,基层财政安全平稳运行。
    五是财政治理效能要实现新突破。健全财税法规制度体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升。预算执行规范高效,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备。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显著提高。财会监督体制机制更完善,监管格局更优化。财经纪律得到普遍遵从,财政治理体系更加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2022年财政工作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大局大势,深刻阐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是***经济思想的又一经典文献。对***总书记在会上重点讲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作中不能走偏。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回顾2021年经济工作和形势,安排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具体举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一)2022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初步安排。2022年将召开党的x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稳定宏观经济出力,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推动财力下沉,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严肃财经纪律,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x大胜利召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对财政部门来说,就是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同时,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等政策协调联动,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有机结合,提升政策整体效能。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重点把握六个方面:
    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坚持以阶段性政策为主,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需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同时,落实落细已经出台的各项减税、缓税和降费政策,在做好政策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
    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财政赤字保持在合理水平,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大力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分配方案备案审核,健全直达资金监督制度,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
    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原则,确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优化债券使用方向,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深做细项目储备,合理加快使用进度,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着力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推动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财力下沉力度,确保兜住“三保”底线。加快缩小区域间人均支出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对过紧日子落实情况的评估,严把支出关口。中央财政带头,地方财政也要从严从紧,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对财经纪律始终保持敬畏,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一切按照制度和规矩办事,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切实加强财政管理,规范收支行为,不得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发放津贴补贴,不得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对国家统一的财税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对任何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都要敢抓敢管,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做好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落实到行动上,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要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把控好细节,在保证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正确的同时,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要坚持“三严三实”,加强调查研究,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二)2022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要求,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找准政策发力点,加强政策协同,努力把工作往前赶。
    第一,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一是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跟踪实施效果,及时研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充分考虑减税降费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坚决防止收过头税。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同时,坚决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决不能让不法企业从中牟利、扰乱宏观政策实施、损害国家利益。二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及时支付采购账款,防止拖欠。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三是着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强化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容提质,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二,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一是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各地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行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梳理项目资金需求,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统筹用好债券资金,努力做到开工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拉动有效投资。全面建立支出进度通报预警制度,所有专项债券项目要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严格落实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和违规使用专项债券处罚机制,对违规地区和单位实施扣减新增限额、暂停发行使用、收回闲置资金等处罚,确保资金依法合规使用。二是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适当增加中央基建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与专项债券衔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选拔确定新一批示范城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综合货运枢纽试点示范,支持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三是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强消费能力。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四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北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等相关财税支持政策落地生效。实施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相关税收政策。出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方案。
    第三,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决不能放松。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要严肃问责,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要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按照既定部署,抓好低风险地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二是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省级财政要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向基层倾斜财力,加强运行监控,合理调度资金,帮助基层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发问题。基层财政要严格落实国家重大财税政策,加强财政管理,统筹好各类支出安排,确保财政平稳运行。要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结合实际扩大范围,提高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效率。三是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协助稳妥处置金融风险。
    第四,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一是紧盯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持续加强“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做好典型案例梳理曝光。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加大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力度,通报典型,以案释法。加强跨部门协调配合,探索构建穿透式监管协作机制,共同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二是提升行业监管水平。构建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和举报受理平台,加强监测监控、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推进函证数字化试点,着力解决函证不实的问题。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作用,加强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三是完善行业监管法规制度。加快推进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修订,提高违法成本。出台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办法,加快制修订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有关规定等制度。推进会计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其他领域财会监督力度也要加强。
    第五,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一是支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善资助体系。足额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需求,加强对重大疫情、疾病防治、种业、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攻关的支持。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稳定支持中央级科研院所。发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作用,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项目。三是深入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突出支持重点,优化支出结构,该增则增、该减则减。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开展科研经费无纸化报销试点。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地方、单位及时制修订管理制度,确保科研经费自主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加强重大人才工程、人才计划、人才项目经费支持。四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支持重点行业创新发展。
    第六,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水平并按时足额发放。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补齐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短板。深入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大对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二是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继续大力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疫苗药物研发、免费接种等工作。合理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试点。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明确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建立地方财政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入长效机制,合理调剂基金余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社保基金事业改革创新,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抓好基金投资管理,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做大做强战略储备基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继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四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优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结构,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长租房市场。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五是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和国家队备战经费保障。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第七,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全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奖补力度,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和农业核心技术攻关,研究支持大豆油料生产,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二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稳定,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推进乡村振兴底子薄的地区倾斜。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和增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促进社会融入。三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实施方式,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三大粮食作物相关保险政策在粮食主产省份产粮大县全覆盖。四是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能力。支持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各地要按规定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第八,完善生态文明财税支持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一是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推动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建材等行业节能减排。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强绿色低碳产品采购。推动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二是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力度。以长江、黄河等流域为重点打好碧水保卫战,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以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为重点,支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建立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组织实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支持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天然林、草原、湿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四是促进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继续支持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鼓励企业增产上量。统筹发展与减排,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有序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第九,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财政法治建设。深化对财政法、国有资产法等立法研究,推动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立法,以及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修订工作。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规范财政行政执法。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出台实施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框架。建立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出台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资产评估、股权投资、不良资产转让等行为,健全财务约束机制,更好履行出资人职责。完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扎实做好2022年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工作。四是持续推动内控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财政核心业务、财政管理权力的监督制衡,降低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提高制度执行力,较真碰硬做好内控考评、审核、检查,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内控要求。五是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资产、债务、绩效、政府采购等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融入预算管理主体流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通过一体化系统开展2022年度预算管理。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要加快,年内在符合条件的中央部门推广实施。
    第十,深化对外财经交流合作,坚定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一是提升对全球重大议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围绕世界经济复苏与共同发展、宏观政策协调、抗疫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重大议题,加强谋划、深化研究、提出方案,充分发挥我国作为2022年金砖国家主席国和“10+3”联合主席的引领作用,推动在多双边财经合作机制和多边开发机构平台取得更多务实成果。二是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资金融通,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动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有效运作,打造具有示范性标杆项目。引导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作为主席国办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三是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完善关税、进口环节税收和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稳定、产业升级。做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关问题研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关税减让实施。推进中日韩等自贸协定谈判,构建高水平自贸区网络。四是深化与多双边开发机构合作。推动世行、亚行、国际农发基金等传统机构改革,拓展务实合作。支持亚投行进一步完善机构治理、创新融资工具,继续推动新开发银行后续扩员、强化总部建设。
    三、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财政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刀刃向内的伟大自我革命,必须一刻不停抓、持之以恒抓。我们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严到头的想法,要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实到每个财政基层党组织、每名财政党员。
    (一)全面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财政新实践。要把理论武装作为终身必修课,加强磨砺、锤炼、锻造。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读原著、勤学原文、深悟原理,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学深学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坚持系统学习和专题研讨、个人自学和组织培训、线下学习和线上教育相结合,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机制,不断提升财政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能力。
    (二)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将“两个维护”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必须成为每名财政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牢记“国之大者”,一切行动听从***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坚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遵循,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及时跟进贯彻落实,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财政见行动有实效。预算安排、财税政策等重要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拓展中央巡视整改成果,完成内部巡视全覆盖。
    (三)清醒认识财政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各单位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远考量,准确掌握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廉洁等情况,坚持从政治上认识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深化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成效,精准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露头就打。进一步落实部党组与驻部纪检监察组定期沟通会商机制,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纪检监察、财会监督、干部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内控检查等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对要害部门、重点领域的监督。财政部门要严格自我约束,廉洁从政、规范用权,在带头过紧日子上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强化资产、预算、财务各方面管理,坚决防止餐饮浪费,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
    (四)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新时代财政事业,比以往更加渴求人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励体系。大力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机制。发挥“一库两池一室”人才吸纳和培养作用,着力建设集聚和培养财政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战略平台。整合资源,打造精品,优化培训管理、运行、保障体系,完善干部履职尽责必备的专业知识,提升财政干部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
    (五)狠抓责任落实,促进财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抓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要完善党组织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推动党组织书记主动抓、带头抓、深入抓,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规范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加强对监管局和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党建督促指导。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四强”党支部,着力提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实效。紧扣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提升党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财政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x大胜利召开!
  

陈家添同志在中共肇庆高新区工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朝胜往昔,蓄势再出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共肇庆高新区工委(扩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决策部署,全面总结2021年工作,科学确立2022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业新城,加快建设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和产城人深度融合的高品质新城,着力构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奋力谱写新时代大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攻坚克难,奋发有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2021年是我们高新区不平凡的一年,难忘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等多重压力,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肇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奋力进取,担当作为,抓机遇、解难题、谋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新面貌。
    (一)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发展更加高效。我们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初心使命,牢记市委、市政府定位要求,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政治建设引领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勇于创新,勇于改革,奋勇当先,争做肇庆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和领头羊,园区建设、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生态环保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龙头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全市3个产值超百亿企业均在我区,宏旺金属连续四年过百亿,小鹏汽车超200亿,今年现代筑美、宁德时代等有望向百亿产值发起冲锋,经济社会发展破局起势,走上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肇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坚持产业招商落地主旋律,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大。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优先,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成效显著。8个主要经济指标中,6个位居全市第一;GDP实现近9年来最高增速,工业增加值近10年来最高增速;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集中资源和要素投入产业招商和落地,全年评审通过334个,计划投资总额375亿元,为历年来最多;新增开工项目139个,新增竣工项目12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位列全市第一;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新增进出口超10亿元;金融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发展迅速,新增税收合计2.46亿元;共储备在谈项目约100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70多个;新增开展技改企业45家,新增技改备案71个,预计项目总投资约39.47亿元。
    (三)坚持打造优质发展环境,综合竞争力更加凸显。始终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招商”的理念,坚定不移打造最优质的发展环境。在硬环境方面,大力推动园区“十通一平”建设,推进创新大街和大旺大道升级改造、瑞庆时代和小鹏汽车周边基础设施、麒麟湖片区发展综合提升等基础建设,有效提升了园区综合竞争力,为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等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创造了条件。在软环境方面,实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建立了20多个工作服务专班,推进了包括“工改工”、园区管理模式等十几项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12条”、金融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总部经济发展、跨境电商发展等系列政策;积极开展对标创文行动;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全省搭建首个“免申即享”服务平台,“数信贷”助力企业融资1.64亿元。在社会环境方面,园区更加安全、和谐、高效,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依法治区扎实开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扫黑除恶和反腐败斗争效果明显,道路、消防、交通、生产安全等得到有效保障;信访维稳、打私、全民反诈等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坚持政府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担当作为作风更加彰显。大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重点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我区被中央编办确定为副厅级单位,成功设立大旺街道并归口区党工委、管委会直接管理。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区党员干部在过去一年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主要表现在:拉高标杆,争做奋勇争先的英雄。比如“千企精准登门招商”中,许多非专业招商的首席服务官“秀才上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招商效果明显,在实战中得到了专业锻炼,累计对接“链条”企业1202家,通过评审的“千企”项目127个。争分夺秒,争做大干快干的英雄。比如瑞庆时代项目建设跑出了“肇庆速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观察》作了专题报道。咬定“青山”,争当敢闯敢干的英雄。比如在争取大旺街道设立并归口我区管理过程中,专责小分队短时间内马不停蹄奔赴全国近10个国家级高新区“西天取经”,形成了专题报告供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和争取上级支持,并用近半年多时间与市直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坚守初心,争做为民造福的英雄。比如在全区核酸大抽检过程中,全区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一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单位和个人,受全区通报表扬的单位达15个。一年来,干部作风得到大检验、大提升,这是我区一笔宝贵财富,希望区属及驻区各单位见贤思齐,与先进比肩,与榜样同行。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惠民生的成果更加丰硕。我们坚决按照总书记“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了系列社会事业建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保持了疫情“零发”记录,各年龄段疫苗接种覆盖率均居全市第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高考高分层人数实现翻番。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高新区人民医院升级为二甲医院,肇庆粤大中医院创建为二级中医院。全省率先实现村(居)社工点100%全覆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持续保持全市最高水平。一批重点城市配套设施包括道路、学校、将军山体育公园、龙王庙水库碧道、创新创业科学园展览中心、图书阅览中心投入使用,还有一批包括大旺大道和创新大街升级改造、麒麟湖综合整治、大南山森林公园、育才学校正加速推进建设。
    同志们,时间蕴藏着伟力,奋斗见证着辉煌。总结2021年,我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在开拓进取中书写答卷,在攻坚克难中收获成绩,在为民务实中感受幸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党员干部团结一致、担当作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些年,我区从牵手小鹏汽车的胆识,到引进宁德时代的果决;从培育小鹏汽车的坚定执着,到建设宁德时代的肇庆速度,每一个“无中生有”的传奇,每一次“新题大作”的精彩,都生动诠释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丰富发展。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对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对照国内一流国家级高新区的标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不科学,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工业市场主体偏少,园区单位产出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引育和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争先进位排名靠后;城市品质不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市民活动场所等还有不少短板,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园区不少地方还存在“脏、乱、差”问题;党员干部作风不硬,存在本领恐慌,跟不上发展新形势的问题;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管党治党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防止和克服目前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总讲“拿得出手”的成绩,不说“说不出口”的问题。面对我区高歌猛进的大好形势,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决不能在一片喝彩中迷失自己,务必高度重视,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努力加以解决。
    二、把握形势,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当今之世界,世界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期。今日之中国,我们面临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中国经济向稳向好的态势不可逆转,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2022年工作,必须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我区担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火车头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强产业、抓创新、优环境、惠民生、强作风,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业新城。
    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1+1+9”和市委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工作部署,突出国家级高新区“高”“新”特色,努力做到“五个走在前列”和“一个重点推进”,就是经济增速、产业发展、创新驱动、项目引进、营商环境走在前列,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业新城,加快建设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和产城人深度融合的高品质新城,着力构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成为推动肇庆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的“排头兵”。
    三、锚定方向,落实举措,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业新城建设
    2022年,我们要聚焦“五个走在前列”,“一个重点推进”,主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确保经济增速走在前列,着力当好加快发展排头兵。我们一定要有速度,高新区有条件、有可能、有必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今年中央定调的经济工作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省、市也做了适当的调整,高新区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实现三年倍增;没有一个更高的速度,不可能在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上达到新的高度;没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也就不可能履行高新区产业发展“火车头”的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要求高新区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要认真梳理新一年产业集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园区建设、服务企业、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重点、难点、痛点工作,在今年六个经济指标第一的基础上,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优良作风,发扬优势,克服困难,补齐短板,培育新增长点,全力以赴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市前列,以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当好全市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
    (二)确保产业发展走在前列,着力夯实工业主战场地位。我们一定要有高度,担当作为,多作贡献,积极借助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机遇,在打造发展大平台上创先争优。一是高标准规划引领园区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协调好建成区与未开发区域的关系。二是搭建大平台引领产业大发展。把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建设成为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的核心载体,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的“王牌”。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既要招大引强扩大增量,又要培育龙头扩大存量和发挥龙头“乘数”带动效应,全力帮扶小鹏汽车、宁德时代尽快做大做强,并着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四是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12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扭转现代服务业偏小偏少偏弱的局面,切实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确保创新驱动走在前列,着力增强园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衷,始终不忘国家级高新区“高”“新”本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产业强区的内生动力加以推动,厚植科技创新土壤。立足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壮大人才链,实现“三链”融合,增强内生动力。2022年,力争在高企引育、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争先进位要有更大进步。
    (四)确保项目引进走在前列,着力做大增量实现跨越发展。招商引资始终是推动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但去年,1亿元以上项目、10亿元以上项目、1亿元以上项目注册数与四会、高要等相比差距较大。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引进走在前列。一是要做好总结,认真分析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更为有效的办法,在科学招商方面走在前列。二是要始终坚持产业链招商、招大商、引大项目的思维,在大项目引进方面走在前列。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招商体制和奖惩机制,比如改变去年按项目个数排名的做法,要充分考虑以项目实际投资金额来论英雄,进一步修改完善招商引资考核评比办法,在招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五)确保营商环境走在前列,着力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有服务的强度,用好改革开放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一是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我们的基础配套、政府服务要进一步提升,提供最高、最好、最优的服务,不断提高园区的竞争力、美誉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大家知道高新区的环境好、服务优,巩固高新区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二是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主动对接上级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及时制定、修改、完善政策体系,确保上级政策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加快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今年上半年要完成机构改革,大旺街道职能和人员配备要到位;加快“工改工”盘活低效土地步伐,探索“工改M0”试点,着力释放产业承载空间;争取更多政府产业扶持资金和技改资金。四是加快提升开放水平。树立全球观,拓展世界视野,要为世界级企业宁德时代和新能源智能汽车头部企业小鹏汽车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提供“世界级”服务,配合解决汽车缺芯、碳税、非关税壁垒等问题。
    (六)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打造幸福和谐大旺。我们一定要有温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环境友好、生态友好、社会友好、人文友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办好民生实事,发扬农场文化,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大旺打造成为温馨城市,这就是我们的温度。一是办好2022年100件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促进全区人民共享大旺改革发展成果。二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社会事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场所供给、生态环保等问题。三是加快推进法治和谐大旺建设。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化民怨、解民困;加强依法治区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面平稳;强化情报搜集和信息研判,实时掌握基层动态,确保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统筹做好应急打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退役军人、双拥等专项工作。
    同志们!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业新城,奋力谱写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为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x大胜利召开!
  

刘珍瑜在全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1年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共召开5次州委常委会议、8次州政府常务会议、15次全州性大会研究部署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事故处置、上级专项巡查交办问题整改等安全生产工作。其中,正贵书记主持召开了2次全州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直接开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直接安排部署到基层一线。去年1月中旬和9月下旬,晓华州长带头、各位副州长积极参与,先后两次分组深入县市(区)开展安全生产大督查,现场交办了系列问题。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进一步牢固树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压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同时,我们结合湘西实际,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为抓手,研究制定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防汛抗灾“三个一律”“五个到位”工作要求,出台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七个必须”“七个一律”工作措施,组织实施了“路长制”,建立了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群众举报非法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督、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扎实推进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诚信体系建设。2021年1-12月,全州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9起,死亡87人,同比分别下降14%、18%,有效应对了33轮强降雨和1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全州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清晰地认识到去年我州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安全事故总量居高。全州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240起,同比事故起数增加354起、上升40%。二是个别行业领域事故多发。道路交通事故1196起、死亡179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57%、死亡人数上升1%;消防火灾事故死亡14人,同比死亡人数上升56%。三是较大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2021年发生了永顺县“1.27”火灾和“9.9”道路交通事故、吉首市“5.16”边坡垮塌事故、保靖县“8.25”山体垮塌事故等4起较大安全事故,死亡18人,同比分别上升33%、80%,导致我州安全生产工作全省排名靠后。四是部分领域执法“宽、松、软”现象比较突出。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全省14个市州8个部门安全监管执法评价排名中,我州有2个部门2次排名全省倒数第一,1次倒数第二,有1个部门2次排名全省倒数第二,2个部门1次排名全省倒数第三,充分暴露出了我州部分领域执法“宽、松、软”现象,去年的4起较大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这些执法排名靠后单位的监管领域。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我州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争取打好“翻身仗”。下面,我就当前和今年安全生产主要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迅速抓紧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全国较大事故多发频发,1月2日,四川省江油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8人死亡,19人受伤;1月3日,贵州省毕节市一在建工地山体滑坡致5人死亡、9人失踪。1月7日,重庆市武隆区一街道办事处食堂发生垮塌致16人死亡、10人受伤;1月8日,衡阳市石鼓区一医养中心发生火灾致5人死亡,9人受伤。同时,当前正处于火灾事故多发频发的冬春季节,极易发生“小火亡人”事故,据统计,入冬以来(2021年11月份以来),我州先后发生了153起火灾,其中,亡人事故3起,死4人,吉首市发生1起,死1人,花垣县发生2起,死3人。这些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教训十分深刻,全州各级各部门必须引以为戒,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一要迅速抓好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州安委办要从明天开始,迅速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在全州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道路交通领域方面,要严格按照“七个必须,七个一律”工作要求抓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特别是省“两会”和春节期间,公安交警部门要全面启动一级勤务,研究细化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到人。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做好应急处突准备,确保调度畅通。要强化路面管控力度,围绕困点堵点,加大路面警力投放,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查“两违”“三驾”“两超一疲劳”等重点违法行为。要充分考虑天气等不稳定因素,研判跟踪人流车流,科学有效调整管控点位和措施,及时发布路况和事故信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建筑施工领域方面,要对深基坑、高边坡、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临时用电、地下暗挖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排查整治。要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对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发现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问题线索的,坚决整治整改到位;对随意压缩建设工期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从源头上保障安全生产。城镇燃气领域方面,要严格按照《全州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围绕全州燃气经营、餐饮等公共场所、老旧小区和瓶装液化石油气燃气、燃气工程、燃气具等燃气源头、燃气管道设施等六个方面开展安全隐患和重大风险排查工作,务必在3月底前,摸清我州燃气总体情况、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建立台账清单;10月底前务必完成所有问题整治整改工作。同时,要坚持边摸排边整治,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要及时停业整顿,及时抓好整改,坚决防止“带病”生产、“带病”经营的现象,坚决杜绝燃气事故发生。消防领域方面,要发动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社区、村委以及驻村干部开展好消防领域“敲门行动”,组织对“三合一”、群租房、民宿、村寨等开展以安全取暖、电动车入室充电、烤腊肉为重点的隐患排查,严防“小火亡人”事故。要对全州范围内5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物流仓储场所、易地扶贫安置点、“沉浸式”体验场所、“多合一”场所、涉疫场所、没有物业管理的商住混合体、老旧高层建筑、共用疏散楼梯间的商住混合体以及擅自改变楼层使用性质的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消防隐患摸底排查整治,督促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在岗在位,提升监管人员和群众消防安全意识,降低火灾风险。同时,要加大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旅游景区、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全力以赴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二要迅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督查工作。州安委办要尽快完善和印发州领导带队深入县市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方案。从这个星期开始,州委、州政府领导将带队深入县市、湘西高新区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各县市区落实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会战、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冬春防火视频工作会议精神等进行全面检查、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坚决通报批评,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及时做好正面宣传工作。三要持续抓好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去年12月底,州政府督查室带头,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分别对8县市、湘西高新区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共发现消防隐患问题56项,其中,吉首市6项,泸溪县7项,凤凰县5项,古丈县6项,花垣县7项,保靖县7项,永顺县7项,龙山县7项,湘西高新区4项。请各县市区坚持举一反三,抓紧整改,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同时,2021年省州巡查督查交办问题还有102个尚未整改到位,其中,吉首市13处、泸溪县8处、凤凰县7处、古丈县3处、花垣县4处、保靖县22处、永顺县34处、龙山县11处,各县市务必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争取春节前全部整治整改到位,全力以赴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坚持标本兼治,深入系统推进今年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我州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遏制较大安全事故为主线,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为抓手,确保实现“三坚决三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确保较大安全事故下降,确保自然灾害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是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提升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始终把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交通运输、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冶金、旅游、校园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对违法生产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查处整治到位,对重大隐患限期未整改到位或整改不彻底的,对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对企业实行严厉处罚,该停产整顿的绝不放过,该取缔关闭的绝不手软。二是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州应急管理、住建、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水利、消防救援、公安交警等部门要立足部门职责,加强监管执法,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执法”“执法+专家”等安全监管执法模式,全面提高监管执法水平。要持续深入开展“强执法、防事故”活动,依法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纳入“黑名单”管理,实施联合惩戒,对存在的重大隐患,坚决先停后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绝不恢复生产,对违法违规生产的,坚决采取果断措施,该停工的停工、该停产的停产、该关闭的关闭,绝不姑息。要加强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树立法律权威,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今年,由州安委办对县市区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水利、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公安交警等8个部门实行“每季一排名一通报”,并将排名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州委、州政府将对在全省执法排名靠后的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情况严重的将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措施。三是进一步加大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示范创建机制,深化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州直部门对口帮扶乡镇创建省州示范乡镇创建,适时组织开展示范创建“回头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定,在各环节、各岗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对于高危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员密集型企业,都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企业抓安全生产的自觉观念和标准意识。深化安全生产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跨行业、跨领域安全生产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企业信用信息分析应用,加大联合奖惩工作力度。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利用国际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节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应急演练,特别是对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隐患重点村(社区),要做到宣传教育不漏一人,隐患排查不漏一户,应急演练不漏一村。要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组织保障,继续开展以“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和“三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质、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和示范村(社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森林防灭火、油气管道、隧道施工、水上救援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支持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完善救援补偿、保险保障、奖惩激励、协调联动机制,规范引导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把***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各级党校和干部培训重要内容。要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安全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风险辨识水平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加强企业“三项岗位”人员管理,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推动提升企业职工安全素质。建立州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行业媒体和“村村响”等作用,强化安全宣传,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落实公民个人防护责任。
    第三,要坚决扛起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安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指导协调作用,着力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一要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坚决扛起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属地领导责任,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二要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各级各行业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湘西州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分工》要求,坚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原则,严格依法行政,落实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三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会三卡”(班前会、风险卡、作业卡、应急卡)制度,强化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职责,提升从业人员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大力推广安全生产承诺制,规范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报告工作。在高危企业全面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大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综合运用投诉举报、约谈通报、警示曝光、执法处罚、失信惩戒等方式,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四要素”(人、物、制度、时空环境)本质安全建设,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全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全州“五好”园区暨产业链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五好”园区暨产业链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和全州两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最大的实事,总结去年全州“五好”园区暨产业链建设,部署推进今年全州“五好”园区和产业链建设,奋力打造建设现代化新湘西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等下,周亮副州长将解读今年工作要点,“一县一园一企一链”代表将作典型发言,正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肯定“五好”园区和产业链建设工作成效。自去年我州开展“五好”园区和产业链建设以来,先后出台了推进“五好”园区建设、产业链建设、招商引资、企业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政策文件,由州级领导担任9条产业链链长,成立工作专班,“五好”园区和产业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园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1年1-11月,全州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总面积突破500多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到1828家,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引进省内境外资金分别为450.1、246.8、201、8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3.2%、28.2%、45.2%,以占全州0.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20%的生产总值、55%的规模工业增加值、75%的工业税收收入、53%的实际利用外资,在全省园区排位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优势产业链蓬勃发展。去年我州推进9条优势产业链建设以来,正贵书记亲自主抓的白酒产业链产值翻了一番多,链上州内配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牵头推动的锰锌钒铝产业链产值增长40%以上,其它几条产业链分别由相关州领导抓,均取得了不错效果。华美兴泰移动储能、金源高性能金属颜料等26个项目建成投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9条优势产业链产值增长30%以上,占规模工业比重达80%以上,有力推动了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三是企业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及时开展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调度分析,分别建立了产值、税收、纾困增效、新增入规、最具成长性、产业链链主等前50家企业“六个清单”,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为各类市场主体兑现奖补资金和减税降费9.3亿元,促进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发展,规模工业亏损面由26.4%下降到12%,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新投资项目14个,招商引资增长26%,新增企业主体增长11.7%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