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心得体会汇编4篇

目录
继往开来启新篇,同心同行谋发展 1
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7
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奋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1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地方改革发展贡献人大力 17

继往开来启新篇,同心同行谋发展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全会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谋划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向党内外、国内外释放出坚定不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
    一、三中全会深化了对改革开放的再认识
    三中全会体现了党对改革开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会号召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增动力。
    三中全会展示了党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全会审议通过了指导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加强了对改革的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出台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跨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为国内外创新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障,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三中全会深化了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再认识
    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就新征程上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等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三中全会对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各民主党派要在人民民主的共同旗帜下,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方式凝智聚力,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决策建议,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言资政,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充分彰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三、三中全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再认识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中全会强调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在加强宏观调控、优化政策协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上,既要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又要加强市场监管,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要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稳预期、增信心。
    四、三中全会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再认识
    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伟大实践,是统筹精神丰富、物质富有的现代化,是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
    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学以明心,学以笃志,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更加清醒的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更加勇敢的承担起民建会员光荣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把界别特色转化成履职优势,主动抢抓新机遇,谋新篇、开新局、立新功。作为民建X市委员会的专职副主委,我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认真落实主委要求,执行领导班子决策,团结带领全市3212名会员,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力作为工作主线和履职重点,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资政、倾情服务社会、为奋力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抓好学习贯彻。发挥领导班子领学促学作用,通过举办专题宣讲会、讲座、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引导广大会员深刻认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把握精神实质,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进一步增强会员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思想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行动自觉。
    引导基层组织结合“同传一面旗”主题,广泛开展“同读一本书”、“同走一条路”等活动,加强会章会史学习宣传教育,切实把学习过程变成强化思想引领、增进政治共识的认同过程,变成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践行过程。
    二是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五种能力”。自身建设是参政党永恒的任务,要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以党为师,对标对表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把准政治方向,领会工作要求,理清思路举措,全面加强会的自身建设。
    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突出“关键少数”引领垂范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健全制度建设,继续完善述职和民主评议会、民主生活会及内部监督机制,以制度提升履职质效,提升“五种能力”,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领导集体。
    持续加强组织建设,在支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聚力创建“五好支部”,不断夯实组织根基;在培养人才队伍、提升建言能力上下功夫,扎实练好参政“基本功”,筑牢参政议政生命线;在打造团结协作、执行力强的会务工作队伍上下功夫,锤炼机关干部综合能力,提升服务市委会工作全局的水平。
    三是坚定信念双岗建功,做合格民建会员。鼓励会员在本职工作和民建会务工作中都发挥积极作用,争做立足本职岗位、立足统战实践的“同心奋斗者”,自觉汇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洪流。
    引导企业家会员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以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力担当起发展壮大非公经济的责任,把实业报国、双岗建功作为彰显民建界别特色的使命追求,把“讲真话、谈实情、建诤言”作为营造“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路径,勇担责任,奋发有为,为推动跨越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推动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科学与前瞻性指导。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根本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且国内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为了顺利实现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目标,同样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中国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最终才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二、坚持体制机制优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靠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等全面均衡发展,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我国一系列体制机制的优化。
    其一是要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充分有效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与优势,关键就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其具体政策表现就是如何协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已经证明坚定维护“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是我国未来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此外,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充分发挥内循环作用的重要抓手,为此就需要以日前刚刚通过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为契机,切实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形成全国统一、有序、高效、互促的市场体系。
    其二是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其中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当前新技术发展最新讲话系列,如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等,由此建立未来产业的投入增长机制就非常必要,从而有利于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而科技创新事实上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传统金融模式难以释放其潜在风险,而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就至关重要,如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体系,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从而因地制宜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其三是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而科技创新事实上是长期的科技、教育与人才投入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的。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分类推动高校改革,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着力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需要根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急需等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鼓励协同攻关;在重视科研院所创新作用的同时应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更多地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以便更好地验证技术的可行性;推动各地尽快落实专家实名推荐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提高科技项目选择的精准性,减轻地方政府遴选项目的问责压力。需要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人才有序流动、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保障科研人员能够潜心科研;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推动我国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可靠基础
    尽管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但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指导下,我们仍然有充分理由坚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可期。
    一是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了前瞻性指导。面对美国对中国“小院高墙”式的技术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协同攻关一些“卡脖子”技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为了推动实现科技创新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提出了详细的规划与落实措施,从而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前瞻性的指导与制度保障。
    二是我国技术与人才基础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增加科技投入,坚持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并重、尖端人才与适用人才培养并重,经过几十年积累已经为我国奠定的完整且雄厚的技术基础与人才基础。这就使得我国即使面对美国技术封锁,依然能够在一些关键“卡脖子”技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当然,这也是我们今后实现科技创新自主甚至领跑技术创新所依赖的雄厚基础。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我国多年来一直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并重原则,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研发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合作,也在不断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如以“新三样”为代表的出口猛增正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目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系统谋划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等战略,必将会更好地实现技术与产业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可期。
    

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奋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会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这为推动新时代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下面,我结合全会精神,就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一、贯彻新理念,凝聚招商引资大合力
    全会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这是招商引资首次进入全会,充分凸显了国家在规范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前所未有的决心,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招商引资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要优化迭代思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认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的是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场主体的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招商引资的思路从依靠“硬优惠”转向提供“软服务”上,即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看好X、投资X、深耕X。
    二是要加强市级统筹。立足投资促进局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领域的职能作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各区资源家底,加快更新产业地图,通过修订完善《全市招商引资考评办法》,引导各区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三是要明确招商思路。根据国办28号文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文件要求,结合X实际,加快制定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明确新时代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和未来目标,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用好组合拳,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全会指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这释放出了新时代招商引资应当“招什么”“怎么招”的强烈信号。
    一是要抢抓产业新赛道。结合X产业基础、资源禀赋,集中攻关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要聚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建链、强链、补链”思路,推广产业链招商“三色图”经验做法,加强产业动态研究,分析产业链条,构建“产业大脑”,瞄准重点产业行业、目标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优质产业生态,推动我市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发展。
    三是要强化精准招商力度。围绕建设“965”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施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精准招商,加快投资促进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推进资本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三、打造首选地,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全会指出,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交织叠加,外商新增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凸显,我们更需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推动外资招商稳存拓增。
    一是要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出台《X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动外资在汉设立总部、研发中心等高能级主体。
    二是要用好政策红利。深入实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抓好QFLP试点机遇,引进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
    三是要完善服务网络。通过举办外企交流沙龙、圆桌会议等方式,持续深化政企沟通,积极为外资企业找市场、找人才、找伙伴。通过畅通外企投诉渠道,建立外企服务站,对在汉外企开展“敲门行动”精准服务,及时回应外企关切,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扎实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为招商引资添磁力。
    四、做优软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磁吸力
    全会指出,要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加快优化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政务服务优化的主要抓手。积极谋划更多解决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痛点、堵点的“一件事”措施,更加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深入推进“五办”改革,提供更加高效、更加贴心、更加务实的精准服务,全力以赴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招商引资再提档。
    二是要坚持把专项整治作为倒逼政务服务优化的有效手段。要落实好省、市关于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组织各区各部门对2023年政务服务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做好2024年专项整治工作,以政务服务过程中相互推诿,让群众多头跑、反复跑问题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督导检查,着力打造政务服务高效、经营主体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真切感受到X开门迎客的诚心。
    三是要坚持把应用场景作为推动政务服务优化的创新举措。聚焦企业需求,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强数字赋能,把关联性强、高频发生的服务事项打包办、集成办、网上办,打造一批集约化、极速化服务数字应用新场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切实把企业获得感、满意度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成效。
    扬帆启航新征程,乘势而上谱新篇。我们要把全会精神贯穿招商引资工作全过程,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做实做优对外招商引资,对内精准服务,加快推动X“三个优势转化”,切实以招商引资所能服务X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地方改革发展贡献人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就新征程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必将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关键阶段,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关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同时,它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此外,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重要手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百年变局中战略主动的关键举措,更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由之路。
    二、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
    党的XX大确立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绘就了气势恢宏而又清晰具体的改革画卷。
    (一)改革目标指引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全会明确,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目标既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与党的XX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互衔接,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重大原则确保行稳致远。循大道,至万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能够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其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这“六个坚持”,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有利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三)系统部署标定进军图谱。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既在“全面”上下功夫,改革举措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又在“深化”上用实劲,突出经济体制这个重点,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14个方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等,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这些新谋划新部署,彰显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体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三、精准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理论要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重在转化,难在担当。作为人大工作者,我们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勇担使命,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谱写改革强国事业的新篇章。
    (一)坚持突出重点,护航改革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学习贯彻XX大三中全会精神的成效体现在做好当前的具体工作上,将日常监督和推进人大工作结合起来,开阔思路,使人大工作做出特色和亮点。要聚力推动创新发展,围绕人才招引、智改数转、科创带建设等方面,找准工作切入点,做到哪里有堵点、哪里有弱项,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要把党委要求抓、政府正在干、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项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通过人大监督,把它推动落实到位,实实在在抓几件事,争取干一件成一件。要紧紧围绕民生所盼、民生所急的事项开展调研找答案、寻良方,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强化监督实效,推动决策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有效实施。要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专题询问等方式,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专项评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要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管好用好国有资产,让人民群众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通过有力监督,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三)密切联系群众,汇聚改革力量。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人大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始终牢记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二字,不断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要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为代表联系群众搭建更多平台。要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视察调研、接待选民、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要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推动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要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提高代表依法履职水平。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人大力量!

本文档编辑密码:gwsx2024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88829.html